全國服務熱線
133-8017-7697發表時間:2025-06-27 15:37:55 行業資訊 閱讀量:38
生活垃圾填埋場惡臭污染是影響周邊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環境問題。填埋過程中產生的硫化氫、甲硫醇等揮發性有機物(VOCs)和無機惡臭氣體,不僅會造成感官不適,還可能引發健康風險。近年來,高密度聚乙烯(HDPE)膜覆蓋技術因其物理阻隔特性,成為控制惡臭釋放的關鍵手段。然而,實際應用中膜阻隔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,需結合材料特性、覆蓋方式及環境條件進行綜合優化。
膜阻隔技術原理與核心優勢
HDPE膜通過形成物理屏障,從源頭減少惡臭氣體向大氣擴散。其核心優勢在于:
高效阻隔性能:HDPE膜致密性高,可有效阻擋硫化氫、氨氣等小分子惡臭氣體滲透;
環境適應性:耐酸堿、抗紫外線老化特性使其在填埋場復雜環境中長期穩定發揮作用;
經濟性:相比活性炭吸附等傳統方法,膜覆蓋成本更低且維護簡便。
研究表明,規范鋪設的HDPE膜可使填埋單元表面惡臭物質濃度降低50%-70%,尤其在作業區臨時覆蓋場景中效果顯著。
影響膜阻隔效果的關鍵因素
盡管HDPE膜技術成熟,實際運行中仍存在惡臭釋放問題,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約:
膜完整性缺陷:搭接縫、破損或焊接不嚴密處易成為氣體泄漏通道。何品晶團隊研究發現,膜搭接縫隙處的惡臭氣體釋放量可達完整膜面的3-5倍;
覆蓋方式差異:臨時覆蓋(如夜間卷膜敞開)與永久覆蓋(焊接密閉)的阻隔效果差異顯著,后者可使理論惡臭濃度降低90%以上;
環境條件變化:夏季高溫加速垃圾降解,導致硫化氫等低嗅閾值物質濃度升高,即使膜完整時惡臭仍可能通過擴散逸出。
上海某填埋場的監測數據顯示,未抽氣區的膜下氣體硫化氫濃度比抽氣區高2-3倍,表明氣體收集系統的配套使用對提升阻隔效果至關重要。
工程優化策略與實踐案例
針對上述問題,行業探索出多項改進措施:
多層復合膜結構:采用GCL(膨潤土防水墊)與HDPE膜組合,利用膨潤土遇水膨脹特性填補微小裂縫,提升整體防滲性能。顏春嶺項目首創的“柔性復合墻+GCL”技術,使地下水污染管控效率提高40%;
智能監測與快速修復:通過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膜下氣體濃度,結合無人機巡檢定位破損點,實現“發現-定位-修復”閉環管理。某項目應用后,膜破損修復響應時間縮短至2小時內;
覆蓋工藝標準化:制定《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技術規范》,明確膜搭接寬度(≥15cm)、焊接溫度(≥300℃)等參數,減少人為操作誤差。
未來發展方向
新型材料研發:開發石墨烯增強HDPE膜,提升抗穿刺性和耐候性;
惡臭原位處理:耦合膜覆蓋與生物濾池除臭技術,在膜下安裝微生物填料層,直接降解硫化氫等氣體;
全生命周期管理: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模擬膜老化過程,預測維護周期并優化更換計劃。
結語
HDPE膜覆蓋技術為填埋場惡臭污染控制提供了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,但其效果依賴于精細化施工與智能化運維。隨著材料科學與物聯網技術的進步,膜阻隔技術將向更高效、更智能的方向發展,為城市環境安全提供堅實保障。